第六十六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六十六回 洪锦西岐城大战
诗曰:
奇门遁术阵前开,
斩将搴旗亦壮哉。
黑焰引魂遮白日,青幡掷地画尘埃。
三山关上多英俊,五气崖前有异才。
不是仙娃能幻化,只因月老作新媒。
话说燃灯合山挤住殷郊,四路人马齐上山来。
武王至山顶上,看见殷郊这等模样,滚鞍下马,跪于尘埃大呼:
“千岁!小臣姬发,奉法克守臣节,
并不敢欺君罔上。
相父今日令殿下如此,使孤有万年污名。”
子牙挽扶武王而言曰:
“殷郊违逆天命,
大数如此怎能脱逃。
大王要尽人臣之道,行礼以尽主公之德可也。”
武王曰:
“相父今日把储君夹在山中,
大罪俱在我姬发了。
望列位老师大开恻隐,怜念姬发,
放了殿下罢!”燃灯道人笑曰:
“贤王不知天数。
殷郊违逆天命,怎能逃脱,大王尽过君臣之礼便罢了。
大王又不可逆天行事。”
武王两次三番劝止。
子牙正色言曰:
“老臣不过顺天应人,
断不敢逆天而误主公也。”
武王含泪,撮土焚香,跪拜在地,
称“臣”泣诉曰:
“臣非不救殿下,
奈众老师要顺守天命实非臣之罪也。”
拜罢,燃灯请武王下山,命广成子推犁上山。
广成子一见殷郊这等如此,不觉落泪。
正是:
只因出口犁锄愿,今日西岐怎脱逃。
只见武吉犁了殷郊。
殷郊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清福神只柏鉴用百灵幡来引殷郊。
殷郊怨心不服,一阵风径往朝歌城来,纣王正与妲己在鹿台饮酒。
好风!怎见得,
有赞为证:
刮地遮天暗,
愁云照地昏。
鹿台如泼墨,一派靛妆成。
先刮时扬尘播土,次后来倒树推林。
只刮得嫦娥抱定梭罗树,空中仙子怎腾云。
吹动昆仑顶上石,卷得江河水浪浑。
话说纣王在鹿台上正饮酒,听得有人来,
纣王不觉昏沉就席而卧,见一人三首六臂,立于御前,口称:
“父王孩儿殷郊为国而受犁锄之厄。
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汤社稷;当任用贤相,
速拜元戎以任内外大事。
不然,姜尚不久便欲东行,那时悔之晚矣!孩儿还要诉奏,恐封神台不纳孩儿去也!”纣王惊醒,口称:
“怪哉!”妲己、胡喜妹、王贵人三人共席欠身,忙问曰:
“陛下为何口称‘怪哉’?”纣王把梦中事说了一遍。
妲己曰:
“梦由心作,陛下勿疑。”
纣王乃酒色昏君,见三妖娇态,把盏传杯,
遂不在心。
只见汜水关韩荣有本进朝歌告急。
其本至文书房,微子看本,看见如此,心下十分不乐,将此本抱入内庭。
纣王正在显庆殿,
当驾官启奏:
“微子候旨。”
王曰:
“宣。”
微子至殿前,行礼毕,将汜水关韩荣报本呈上。
纣王展看,见张山奉敕征讨失利,又带着殷郊殿下绝于岐山。
纣王看毕大怒,
与众臣曰:
“不道姬发自立武王,
竟成大逆。
屡屡征伐,损将折兵,不见成功。
为今之计,可用何卿为将?若不早除,恐为后患。”
班内一臣乃中谏大夫李登,
进礼称“臣”曰:
“今天下不静,
刀兵四起十余载未宁。
虽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过癣疥之疾。
独西岐姜尚助姬发而为不道,肆行祸乱,其志不小。
论朝歌城内,皆非姜尚之敌手。
臣荐三山关总兵官洪锦,才术双全,若得此臣征伐,庶几大事可定。”
纣王即传旨,赍敕往三山关,命洪锦得专征伐。
使命持诏径往三山关来。
一路无词,一日来至三山关馆驿中安下。
次日,洪锦侍佐贰官接旨,开读毕,交代官乃是孔宣。
不日俟孔宣交代明白,洪锦领十万雄师,离了高关,往西岐进发。
好人马!怎见得,
有赞为证:
一路上:
旌旗迷丽日,
杀气乱行云。
刀枪寒飒飒,剑戟冷森森。
弓弯秋月样,箭插点寒星。
金甲黄邓邓,银盔似玉钟。
锣响惊天地,鼓擂似雷鸣。
人是貔貅猛,马似蛟龙雄。
今往西岐去,又送美前程。
话说洪锦一路行来,兵过岐山,
哨马报入中军:
“人马已至西岐了。”
洪锦传令:
“安营。”
立下寨栅。
先行官季康、柏显忠上帐参见,
洪锦曰:
“今奉敕征讨,
尔等各宜尽心为国。
姜尚足智多谋,非同小敌,须是谨慎小心,不得造次草率。”
二将曰:
“谨领台命。”
次日,季康领令出营,至西岐城下搦战。
探马报入相府,
子牙大喜:
“三十六路征伐,
今日已满可以打点东征。”
忙问曰:
“那一员将官去走一遭?”南宫适愿往,
子牙许之。
南宫适领命出城,见季康犹如一块乌云而至。
南宫适曰:
“来者何人?”季康答曰:
“吾乃洪总兵麾下正印官季康是也,
今奉敕征伐。
尔等叛逆之徒,理当受首辕门,尚敢领兵拒敌,真是无法无君!”南宫适笑曰:
“似你这等不堪之类
西岐城也不知杀了百万又在你这一二人而已!快快回兵,免你一死。”
季康大怒,纵马舞刀直取,南宫适手中刀赴面相迎。
二将战有三十回合,季康乃左道旁门,念动咒语,顶上现一块黑云云中现出一只犬来,把南宫适夹膊子上一口,连袍带甲扯去半边,几乎被季康刀劈了。
南宫适唬得魂不附体,败进城至相府回话,将咬伤一事诉说了一遍,子牙不乐。
只见季康进营见洪锦,
言:
“得胜,
伤南宫适败进城去了。”
洪锦大喜:
“头阵胜,阵阵胜。”
次日,柏显忠上马,至城下请战。
探马报入相府,
子牙问:
“谁人出马?”有邓九公应曰:
“末将愿往。”
子牙许之,邓九公开放西岐城,走马至军前,
认得是柏显忠
大呼曰:
“柏显忠!天下尽归明主,
你等今日不降
更待何时?”柏显忠曰:
“似你这匹夫,
负国大恩不顾仁义,乃天下不仁不智之狗彘耳!”邓九公大怒,催开坐骑使开合扇大刀,直取柏显忠,显忠挺枪刺来。
二将交锋,如同猛虎摇头,不亚狮子摆尾,只杀的天昏地暗。
怎见得,
有赞为证:
这一个顶上金盔飘列焰,
那一个黄金甲挂连环套。
这一个猩猩血染大红袍,那一个粉素征袍如白练。
这一个大刀挥如闪电光,那一个长枪恰似龙蛇现。
这一个胭脂马跑鬼神惊,那一个白龙驹走如银霰。
红白二将似天神,虎斗龙争真不善。
二将大战二三十回合,邓九公乃是有名大将,
展开刀如同闪电势不可当。
柏显忠那里是九公敌手,被九公卖个破绽,手起一刀把柏显忠挥于马下。
邓九公得胜进城,
至相府回话:
“斩了柏显忠首级报功。
”子牙令:
“将首级号令城上。”
且说洪锦见折了一将,在中军大怒,咬牙切齿,恨不得吞了西岐。
次日,领大队人马,坐名要子牙答话。
哨马报入相府,子牙闻报,即时排队伍出城。
炮声响处,西岐门开,一枝人马而出。
洪锦看城内兵来,纪律严整,又见左右归周豪杰,一个个胜似虎狼那三山五岳门人,飘飘然俱有仙风道骨,两傍雁翅排开。
宝纛旗下乃开国武成王黄飞虎。
子牙坐四不相,穿一身道服,体貌自别。
怎见得,
有诗为证:
金冠如鱼尾,道服按东方。
丝绦悬水火,麻鞋系玉珰。
手执三环剑,胸藏百炼钢。
帝王师相品,万载把名扬。
话说洪锦走马至军前,
大呼曰:
“来者是姜尚么?”子牙答曰:
“将军何名?”洪锦曰:
“吾乃奉天征讨大元戎洪锦是也。
尔等不守臣节,违天作乱,往往拒敌王师,法难轻贷。
今奉旨特来征讨尔等,拿解朝歌以正国法。
若知吾利害,早早下骑就擒,可救一郡生灵涂炭。
”子牙笑曰:
“洪锦,你既是大将,
理当知机。
天下尽归周主,贤士尽叛独夫。
料你不过一泓之水,能济甚事。
今诸侯八百齐伐无道,吾不久会兵孟津,吊民伐罪,以救生民涂炭削平祸乱。
汝等急急早降,乃归有道,自不失封侯之位耳。
尚敢逆天以助不道,是自取罪戾也。
”洪锦大骂:
“好老匹夫!焉敢如此肆志乱言!”遂纵马舞刀,冲过阵来。
傍有姬叔明大呼曰:
“不得猖獗!”催开马,
摇枪直取洪锦。
二将杀在一堆。
姬叔明乃文王第七十二子,这殿下心性最急,
使开枪势如狼虎约战有三四十合。
洪锦乃左道术士出身,他把马一夹跳在圈子外面,将一皂旗往下一戳把刀望上一晃,那旗化作一门,洪锦连人带马径进旗门而去。
殿下不知,也把马赶进旗门来。
此时洪锦看得见姬叔明,姬叔明看不见洪锦,
马头方进旗门洪锦在旗门里一刀把姬叔明挥于马下。
子牙大惊。
洪锦收了旗门,依旧现身,
大呼曰:
“谁来与吾见阵?”傍有邓婵玉走马至军前,
大呼:
“匹夫!少待恃强!吾来也!”洪锦看见一员女将奔来金盔金甲飞临马前。
怎见得,
有诗为证:
女将生来正幼龄,
英风凛凛貌娉婷。
五光宝石飞来妙,辅国安民定太平。
邓婵玉一马冲至阵前。
洪锦已不答话,舞刀直取。
佳人手中双刀急架忙迎。
洪锦暗思:
“女将——不可恋战,速斩为上策。”
洪锦依然去把皂幡如前用度,也把马走入旗门里面去了,只说邓婵玉赶他。
不知婵玉有智,也不来赶,忙取五光石往旗门里一石打来,听得洪锦在旗门内“哎哟”一声面已着伤,收了旗幡,败回营去了。
子牙回兵进府,又见伤了一位殿下,郁郁不爽,纳闷在府。
且言洪锦被五光石打得面上眼肿鼻青,激得只是咬牙,忙用丹药敷贴一夜全愈。
次日,上马亲至城下,坐名只要女将。
哨马报入相府,
言:
“洪锦只要邓婵玉。”
子牙无计,只得着人到后面来说。
土行孙见人来报,
忙对邓婵玉曰:
“今日洪锦坐名要你,
你切不可进他旗门!”
婵玉曰:
“我在三山关大战数年
难道左道也不知?我岂有进他旗门去的理。”
二人正议论间,时有龙吉公主听见,忙出净室,问曰:
“你二人说甚么?”土行孙曰:
“成汤有一大将洪锦
善用幻术将皂旗一面,化一旗门,殿下姬叔明赶进去,被他一刀送了性命。
昨与婵玉交战,他又用皂幡,被他不赶,只一石往里面打去,打伤此贼。
他今日定要婵玉出马,故此弟子分付他,今日切不可赶他。
如若不去,使他说吾西岐无人物。
”龙吉公主笑曰:
“此乃小术,叫做‘旗门遁’,
皂幡为内旗门白幡为外旗门。
既然如此,待吾收之。”
土行孙上银安殿,对子牙把龙吉公主的事说了一遍。
子牙大喜,忙请公主上殿。
公主见子牙,
打稽首曰:
“乞借一坐骑,
待吾去收此将。”
子牙令取五点桃花驹。
龙吉公主独自出马,开了城门,一骑当先。
洪锦见女将来至,不是邓婵玉。
洪锦问曰:
“来者乃是何人?”龙吉公主曰:
“你也不必问我。
我要说出来,你也不知。
你只是下马受死,是你本色。”
洪锦大笑,
骂曰:
“好大胆贱人,焉敢如此!”纵马舞刀来取。
公主手中鸾飞剑急架忙迎。
二骑交锋,只三四合,洪锦又把内旗门遁使将出来。
公主看见,也取出一首白幡往下一戳,将剑一分,白幡化作一门公主走马而入,不知所往。
洪锦及至看时,不见了女将,大惊。
——不知外旗门有相生相克之理。
龙吉公主从后面赶将出来,公主虽是仙子,终是女流,力气甚少及举剑望洪锦背上砍来。
正中肩甲,洪锦“哎哟”一声,不顾旗门皂幡,往正北上逃走。
龙吉公主随后赶来,
大叫:
“洪锦速速下马受死!吾乃瑶池金母之女,
来助武王伐纣。
莫说你有道术,便赶你上天入地,也要带了你的首级来!”望前紧赶。
洪锦只得舍生奔走。
往前久赶,看看赶上,
公主又曰:
“洪锦莫想今日饶你!吾在姜丞相面前说过,
定要斩你方回。”
洪锦听罢,心下着忙,身上又痛,
自思:
“不若下马借土遁逃回,
再作区处。”
龙吉公主见洪锦借土遁逃走,
笑曰:
“洪锦这五行之术,
随意变化有何难哉?吾也来!”下马借木遁赶来——取“木能克土”之意。
看看赶至北海,
洪锦自思曰:
“幸吾有此宝在身,
不然怎了?”忙取一物往海里一丢那东西见水重生,搅海翻波而来此物名曰鲸龙。
洪锦脚跨鲸龙,奔入海内而去。
龙吉公主赶至北海,只见洪锦跨鲸而去。
怎见得,
有赞为证:
烟波荡荡,巨浪悠悠。
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连地脉。
潮来汹涌,水浸湾还。
潮来汹涌,犹如霹雳吼三春;水浸湾还,
却似狂风吹九夏。
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
近岸无村舍,傍水少渔舟。
浪卷千层雪,风生六月秋。
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浮沉。
眼前无钓客,耳畔只闻鸥。
海底鱼游乐,天边鸟过愁。
语言龙吉公主赶至北海,见洪锦跨鲸而逃,
公主笑曰:
“幸吾离瑶池带得此宝而来。”
忙向锦囊中取出一物也往海里一丢,那宝贝见水,复现原身滑喇喇分开水势,如泰山一般。
此宝名为神■,原身浮于海面,公主站立于上,仗剑赶来。
此神■善降鲸龙。
起头鲸龙入海,搅得波浪滔天。
次后来神■入海,鲸龙无势。
龙吉公主看看赶上,祭起捆龙索,
命黄巾力士:
“将洪锦速拿往西岐去!”黄巾力士领娘娘法旨,凭空把洪锦拎去拿往西岐,至相府,往阶下一摔。
子牙正与众将官共议军情,只见空中摔下洪锦,子牙大喜。
不知洪锦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