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喋血对决 by 河南王平
2018-5-28 18:50
第六章 侦缉处(4)
67军在南城门和仁义桥东西侧加派巡逻骑哨,提砍刀的执法队沿复兴西街、仁义桥和烧锅街设卡。城防司令部的军警对东城所有旅馆、大车店挨个检查。
滹沱街隆庆客栈二楼朝阴面的一个房间,大白天却拉紧窗帘、屋门紧闭,走廊和大门外有人机警地走来走去。
客栈门外街上有几拨溃兵因吃喝、听戏不给钱正与惠民茶馆老板争吵。还有士兵踹门征用军需品,问多了就打人。对面不远的西北皮革作坊在门板上贴着“本店遭抢三次,掌柜昨晚上吊”。
隆庆客栈二楼屋内,地下党市委紧急召开各区党委负责人会议,研究形势及对策。
市委书记余思毅满脸兴奋:“党委决定,将组织在全市举行罢工、罢市和罢课,同时发动武装起义,控制报社、电厂、水厂和邮电所等公共设施,袭击军用仓库和警察局,抢夺枪支弹药武装党员和工人。同志们,解放军兵临城下,革命的巅峰时期已来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暴动,俺们将摧枯拉朽赢得最终胜利。”他扶扶眼镜框架。
“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势正如干柴已积,只待火燃。”市委秘书长马伯庸同意余书记意见。
“同志们,会后立即回去动员力量、布置任务,要派党员和学生、工人等外围力量,上街贴标语、撒传单,要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本质,让市民觉悟,让敌人闻风丧胆。甚至可以制造几次‘苦肉计’,炮制出‘烈士’,鼓舞士气和激起更强烈的民愤。”余思毅咽了口唾沫,习惯性的推推眼镜框,特别交待说:“俺的话属于党内机秘,严禁泄漏。会议内容要用脑记,不许用笔。”
副书记杨松皱眉,他不赞同余思毅的夸夸其谈,指责说:“这是典型的左倾冒险主义。盲动会导致整个地下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和让工人、市民和学生有不必要的牺牲。”在他眼里,余书记受人敬重,但其是个革命理想主义者。
军事部长谢樵夫也表示反对:“全市武装暴动时机不成熟,俺不同意。城内敌人已有近3万部队。侦缉处已经在疯狂抓捕地下党员和工人、学生骨干。俺们必须阻止无谓的示威、游行和暗杀,不能让敌人找到借口杀戮市民。现在地下党迫在眉睫的工作是搜集情报、策反杂牌,协助解放大军攻城和准备接管城市。”
“杀戮市民?这恐怕是有些党的负责人贪生怕死吧?”余书记理论水平很高,能随口背诵出大段的《资本论》原文和延安的报刊、文章。他挥手斜劈,语气笃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必须要付出牺牲来加快解放古堡城的进程,否则要俺地下党人何用!”他眼神瞟向参加会议的省委巡视员夏侯嗣。
一直沉默不语的夏侯嗣轻咳一声,待大家注意力转向自己后才开口说:“我支持余思毅同志关于组织全市地下党举行武装起义的方案。”他以责备口吻说:“诸位,难道说我们就干等吃现成饭吗?无所作为,就意味着背叛!市民推翻反动政府的热情高涨,革命已拉开序幕。特务、军警越是残暴镇压,在客观上就越能起到促进斗争的作用。党员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我们要立即武装党员、工人和学生骨干,积极配合解放军攻城,即使有所牺牲也在所不惜。”
余思毅激动的把手指关节掰得“咔咔”响,说:“敌人越是残酷杀戮、镇压,说明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市民、工人对党的支持就像金字塔一样坚固。党员同志也纷纷表示愿意随时为解放古堡城献出生命。”他苍白脸上泛起两朵红晕,将手掌压在桌上执拗地说:“没有人能阻止党领导的示威游行和武装起义,不管牺牲有多大。”
东区书记说:“党员不能让工人和学生站在示威游行的第一线,承受牺牲。特务到处设卡搜身查传单,军警巡逻队看到市委看传单就杀人。地下党冒险将传单塞进居民家门缝里,很多居民害怕和反感。”
“右倾!”余书记生气,自命不凡说:“俺坚信地下党市委、区委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谢樵夫是军事干部,曾在中牟县担任过武工队长。他冷静分析:“要充分估计到敌情变化。自67师和暂51师进城后,古堡城内的敌人除警察、特务外,约有3万多战斗兵力。而本市地下党员、工人骨干再加上省委支援部分干部,也就是不到500人。有武器的不过100多人。敌我力量明显悬殊,贸然发动武装起义,无疑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他有所计对地说:“革命不是儿戏。俺们不能太书生气,起义计划冒险,根本实现不了。若武装起义失败,还会让国民党以此为借口展开大搜捕和大屠杀。”他脚蹬在桌腿上,不停吸烟,说话时露出熏黑的牙齿。
“俺同意谢樵夫的意见,起义是孤注一掷的险棋。”杨松是从基层选调到市委工作的干部,历经过磨难。他说:“基层党员最需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的计划。俺个人建议,发动基层党员做宣传鼓动工作,同时储存武器,积蓄武装力,保卫重要厂矿、政府机关和银行、邮电所等,配合解放大军攻城。”
“这!”余思毅被噎了一下。他摘下眼镜框用手绢擦拭又戴上,向后甩了一下脖颈上的围巾,以鼓动性很强地语气说:“同志们,在党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想躲在家里等胜利?”
绝大部分区委负责人毫不迟疑说:“挺身而出!”
他又反问:“如果有人坚决反对起义怎么办?”
马伯庸神情严峻说:“对拒不服从党委决议,企图另搞一套的人,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必要时执行党的纪律。”
“形势紧急,间不容发。我们与敌人的斗争除了数量上的对抗外,更重要的是意志上的比拼。本市地下党的行动不再局限于情报搜集,而是必须需要扩展到武装起义。”夏侯嗣逡巡一圈,见没人发表不同意见,向余思毅点头示意继续。
余思毅有天下大局在握的样子,说:“党委根据目前局势作出决议,街头游行斗争与武装起义并举。启动各级党组织力量,发动市民、工人和学生上街示威游行与敌人面对面斗争。杨松同志负责协调各区党委组织学生在大街小巷、车站广场,贴标语、发传单或用粉笔、木炭涂写拥护共产党、揭露反动政府的口号。动员工作不能有任何漏洞和死角。”他情绪又激昂起来,作手势说:“谢樵夫同志负责分发枪支弹药,组织武装起义,攻占市政府、警察局和侦缉处,抓捕市党部官员、反动军官。派交通攀岩上驼峰岭联络游击队配合起义。兵运组要积极策动杂牌部队,争取拉出可靠的武装力量参加起义。”
谭继举建议:给参加起义的党员、骨干发放臂章、符号,防止误会。”
谢樵夫说:“俺执行党委决议,但保留个人意见。”
杨松也说:“俺也保留个人意见。”他暗想:“余书记盲目乐观,全凭热情、冲动。不久祸必起矣!”他看到其他人全跃跃欲试情绪高昂,便不再多说什么。
省委干部夏侯嗣一锤定音:“俺认为市委起义计划可行。在这件事上别太嚷筋(纠缠)了。”
杨松担忧说:“明天的游行示威恐怕有危险,余书记坐镇机关协调,俺去现场负责指挥。”
“不!俺是党的负责人当然要参加。哦,自己不去却煽动其他人去冒险,岂不是让别人去替我们‘试刀子是否锋利’。”余思毅正色说:“这不是吾党之所为。俺明天担任游行总指挥。”
“好吧!”
“杨松同志留下,研究一下明天各路游行队伍的出发集合地点和具体请愿要求。保卫队掩护其他同志分头撤离。”
负责警戒的同志匆匆推门进来说:“守在胡同口的李可汗被巡逻队抓捕了。”
谢樵夫检查一下装满子弹的手枪和两个同志出门后与负责警卫的同志悄悄打个招呼。他故意绕了个圈,观察身后是否有人跟踪。可他却没有发现,在隆庆客栈对面的及时雨典当行二层阁楼间,有两个短衣打扮的侦缉处特务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和记录。
翌日上午9时,市民、工人和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向市政府进发。人头攒动,群情激愤。工人撑起几面横幅,“反对白色恐怖,争取和平自由”、“停止内战,期盼和平”。市民们振臂高呼:“反饥饿!反对物价上涨,我们要吃饭!”
中学校长王符坚演讲:“本人主张各党派捐弃前嫌、精诚团结,化干戈为玉帛,惩治豪门贵族、贪官污吏,兴办建设,造福占堡桑梓。”
城防司令部门前负责警卫的少校军官命令士兵架路障,铺开刺笼。他手举铁皮喇叭喊话:“停止前进!我们不是警察,是正规军人,说话算话。你们不能闯过警戒线,否则奉令将格杀勿论。”
游行队伍缓缓停下脚步,安静下来。
混在游行队伍中的谭继举移动脚步向前推拥,鼓动说:“他们吓唬人,不敢开枪!”他像条鱼似的在人群中游来游去,两个便衣特务紧跟不放,在人群中挤来挤去。
站在队伍前面的工人、学生收不住脚步,踉跄踏上了警戒线。
少校军官举着话筒,右手从皮套拔出手枪,喊道:“一排向前一步蹲下!二排举枪!”
士兵毫不犹豫地端起M3冲锋枪,对准人群。
军官厉声警告:“数到3,就开枪!”
杨松赶来,挤到最前到。他左手勾着一个党员,右手挎着一位中年矿工,领头往前走。
“预备!”
士兵们“哗啦啦”拉开枪拴。
游行的人已经能清楚看清士兵的脸庞和士兵抬起脚时皮靴底的花纹。
“冲啊!”余思毅突然大喊,发信号让党员带头向前冲击。
杨松紧跟着大喊:“冲啊!”他有意挡在余思毅前面,带市民挺胸向前迈进。
学生、市民扔砖头瓦片把几名军警砸得鼻青脸肿。
“射击!”
“突突突突。”十几支步枪、冲锋枪同时射击。闯过警戒线的人群扑倒一片。前面人倒在血泊里,后面人还在往前拥。
“停止射击!”士兵将冲锋枪朝天,枪口缭绕着青烟。
“轰隆隆”,一辆半履带式铁甲车从沙袋掩体后缓缓开出,辗压着驱退游行人群。军警、士兵挥着棍棒和皮带冲过来逢人就抽。
一个倒地的女学生胳膊被铁甲车辗断昏死,履带沾血继续向前驱动。
余思毅脖扎围巾、一袭灰色棉袍,站在台阶上演讲。他语调开始平缓,很快就激昂澎湃起来,时而挥手作势,时而踮脚尖高呼:
“8年抗战,亿万国民饱受战争之苦谁不渴望和平?哪知蒋介石挑起内战,弄得国家百业凋敝、物价狂涨。人民生活如倒悬。如今,全国范围的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如火如荼,人民正在觉醒!”他停顿一下,舔了舔干裂嘴唇,欣赏着那黑鸦鸦一大片被鼓动起情绪的人们。他振臂高呼:“反对内战!打倒反动政府!”
一个地下党员分开众人,挤过来耳语说:“杨松同志中弹牺牲了!”
“组织抬尸游行!”
有人悬起一条横幅:严惩杀人凶手!
余思毅悄声对身旁负责联络的交通员说:“敌人弹簧压得越紧,市民的反弹就越加利害。让各区委动员更多的市民走上街头。”他踮起脚,大声喊:“市民、学生和工人弟兄们,让我们为死难的学生而悲伤吧。但是敌人的残暴罪行更增强了要灭亡他们的决心!”
东城区委宣传部长跳起脚高呼:“以红色恐怖对抗白色恐怖。向人民发出红色恐怖启动的宣言!”
“反对国民党独裁统制!”市民的愤怒情绪被鼓动起来。几百个工人和商贩围在城防司令部楼前讨公道。
“余书记,快撤!警察和特务挤过来了。”负责保卫的党员迅速掩护余思毅转移。